Future Friendly College

問津書院

中国佛教史第九讲 隋唐佛教史(三) 华严宗 周学农

《华严经》

在汉语佛教的内容里面,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经典,有的熟悉,有的陌生,《华严经》可能是比较陌生的一个经典,但是其中的一些内容,却可能是熟悉的。比如“普贤菩萨”,我们是耳熟能详的。

《华严经》并不是像金刚经等经典一样,是篇幅固定的一部小经,而是一大类经典,它的形成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呢,则反映了佛教发展的历史。而追到头,有些可以追到印度,有些不能,比如《华严经》,则是要追到中亚的yutian。东晋时期翻译的六十卷本(佛驮跋陀罗译),到唐代有实叉难陀新译的八十卷本。

释迦牟尼说法的是有一个顺序和次第的,华严据说是释迦牟尼在树下觉悟之后,最初讲的一类经典。最初他有些犹豫,是要讲还是不讲,那时他是给高阶位的菩萨讲的,讲佛陀的境界,比较高端的内容。为什么最初要讲高端呢?他用一个比方来说明这个原因,就像太阳升起似的,最初是照到高山,其次是高原、平地,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峡谷都被照到了。

对于结构的划分,则有不同的讲法。华严经的篇幅非常巨大,它具有所有大乘佛教的特点,诸如场面宏达,佛与菩萨神通广大等等,它的特点就在于它将这些特点发挥到极致。

佛陀境界

它描写的佛,有一个关注点,就是“法身”,佛从根本上讲,是超越于各种现实的现象的,但是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奇特的形式,非常充分、广泛的向大家展现它的形态。

“诸佛种种方便门,出兴一切诸刹海,皆随众生心所乐,此是如来善权力。诸佛法身不思议,无色无形无影像,能为众生现众相,随其心乐悉令见。”
–《世间成就品》

“刹”,就是世界;“海”是佛教常有的一个说法,形容很多;佛的法身是无法理解的,而他会随着各人的喜好显现出不同的形象。

“或于毛孔出化云,示现无量无边佛,一切世间皆现睹,种种方便度群生。或有言音普周遍,随其心乐而说法,不可思议大劫中,调伏无量众生海。”
–《世间成就品》

这里的“云”和“海”差不多,就是无穷无尽的意思。佛陀造像额头上的点,实际上是一根毛,据说这一根毛就可以生出无穷无尽的佛的形象来,且展现出无穷无尽的声音,这声音又会因大家的需要而被接受和理解。

“一微尘中多刹海,处所各别悉严净,如是无量入一中,一一区分无杂越。一一尘内难思佛,随众生心普现前,一切刹海靡不周,如是方便无差别。一一尘中诸树王,种种庄严悉垂布,十方国土皆同现,如是一切无差别。一一尘内微尘众,悉共围绕人中主,出过一切遍世间,亦不迫隘相杂乱。一一尘中无量光,普遍十方诸国土,悉现诸佛菩提行,一切刹海无差别。一一尘中无量身,变化如云普周遍,以佛神通导群品,十方国土亦无别。有清净劫一佛兴,或一劫中无量现,无尽方便大愿力,入于一切种种劫。或无量劫入一劫,或复一劫入多劫,一切劫海种种门,十方国土皆明现。或一切劫庄严事,于一劫中皆现睹,或一劫内所庄严,普入一切无边劫。”

这一段的麻烦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他描写的不是一个经验事实,而是一个佛陀的境界,充满了各种神通的场景,我们要理解他呢,需要或多或少的想象力。第二呢,我们需要了解这样的描写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些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从众多到单一,从细微到广大,层层渗透的一个场景。通过各种方式无穷无尽的交织在一起。下一节,我们会讲中国的佛教徒是怎样将这样一种神通的境界抽象化、概念化、哲学化的转化为一个哲学的体系。

听说过这个话么?“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查了某百科,它的说法,基本上是胡说八道。还引用原文说是《华严经》里的,但是华严经没有这句话,这不是我们能理解的,请大家不要试图以这样的方式理解这句话。

佛教当中的一些语言,和我们乍一看的日常理解差异很大,希望放在原文中去理解,有一本书很有意思,叫《俗语佛源》,这一方面展现了佛教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同时也展现了我们对于佛教的创造性的理解。

“有清净劫一佛兴,或一劫中无量现,无尽方便大愿力,入于一切种种劫。或无量劫入一劫,或复一劫入多劫,一切劫海种种门,十方国土皆明现。或一切劫庄严事,于一劫中皆现睹,或一劫内所庄严,普入一切无边劫。”

这段是讲时间上的,所有过去未来都凝聚在一个时间点上。

“佛子!如此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一劫,于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刹为一日一夜;安乐世界一劫,于圣服幢世界金刚佛刹为一日一夜……佛子!如是次第,乃至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首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等诸大菩萨充满其中。”
–《寿命品》

时间上空间上,我们日常经验中的标准,在《华严经》中完全的被冲破了。都成为了无穷无尽的交相渗透的关系。

“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
佛子!如来智慧无相,智慧无碍,智慧具足,在于众生身中,但愚痴众生颠倒想覆,不知、不见、不生信心。
我当教彼众生觉悟圣道,悉令永离妄想颠倒垢缚,具见如来智慧在其身内,与佛无异。”
——《宝王如来性起品》

佛的一个特点就是放光,佛教当中对于“光”的崇拜,有人认为与中亚的琐罗亚斯德教派有某些关联。这种说法在后来被禅宗极大的发挥了,智慧是本来就有的,佛只是一种启迪的作用。

普贤行愿

华严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把菩萨的状态和次第制定了一些标准,为什么要分这么细致呢?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它要把早期的佛教进行一些整理和归纳,大大丰富了佛教的内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 十住:发心、治地、修行、生贵、具足方便、正心、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顶
  • 十行:欢喜、饶益、无嗔恨、无尽、离痴乱、善现、无著、尊重、善法、真实
  • 十回向: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不坏、等一切诸佛、至一切处、无尽功德藏、入一切平等善根、等随顺一切众生、真如相、无缚无著解脱、入法界无量
  • 十地:欢喜、离垢、发光、焰慧、极难胜、现前、远行、不动、善慧、法云

菩萨信仰是大乘信仰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大乘,甚至就称为菩萨乘。

华严经中的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此称为了修行的楷模,即,你要做菩萨需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些说法,在华严经中有丰富的描写,就会了解,我们所接触的菩萨信仰是怎么来的,在其背后又有些什么的。其中的,《普贤行愿品》与《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样,在汉传佛教中是单独流通的。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普贤行愿品》

  • 广修供养:之前的佛教讲供养多是指衣服饮食等生活资料的供养。而在《华严经》中有了这样一个改变,即“法供养”: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攝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
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
——《普贤行愿品》

这个“不可说”,是印度数学中的一个数位,就是不可思议的多,这就相当于“不可思议的无穷大”的平方。

佛法僧称为三宝,哪个是最重要的呢?在大乘佛教中做了这样一个转换,即认为“法”是最重要的,佛只是发现了法的人,称“法”为“诸佛母”。

恒顺众生:要永远的随顺各种生命:

“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
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它所描述的菩萨的角度来想,菩萨应该做什么?2,他所做的这个事情,对象是谁?

问题:你有没有能够体会这样的状态,病苦,失道,暗夜和贫穷,愿不愿意相信有人愿意做良医、正路、光明让你得到伏藏?你相信有这样的人吗?为什么菩萨要干这样的事儿,因为随顺众生就是供养诸佛。

“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因为所有的佛教都根源于一个观念,即世间和人生是痛苦的,想要去帮助它,而要帮助它就要学习使能够帮助它的智慧,而得到了这个智慧,你就觉悟了。所以,佛教的关键词就是两点,即“慈悲”和“智慧”。

一个小问题,有人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佛和菩萨为什么要帮你?不是说你求它给它好处它就帮你,而是因为它慈悲,看你难受,他受不了。

普皆回向: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回向,就是把积攒的功德,定向的去做某一件事情。比如说我是北大的一个学生,上了六百多万年的课,攒了无数的学分,我用来干什么?我不用来去自己毕业,而是让那些饱受挂科痛苦的人去及格,去毕业。愿意做这样的事的人,就是菩萨。这样的菩萨,带有某种救赎的色彩,按照佛教传统的说法,是“自作自受”,自己做的坏事自己承担结果。而现在菩萨来了,他愿意代替你们,他愿意承担这一切,让你解脱。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佛乃至回向)乃尽。
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礼佛乃至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譬如日天子出,普照天下,不以盲人故,隐而不现。
彼诸众生,无智慧光,尚不自照,何况照他?唯我一人,志独无侣,修诸善根回向,欲为度脱一切众生。”
——《十回向品》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剎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菩萨,为众生做不请之友”,不管你要不要,求不求,拒绝他,不了解他,他还帮助你。现在我们就能够理解菩萨信仰了吧?因为在《华严经》中菩萨的形象就是如此的。

另外,菩萨不只要学习佛法,同时还得学习各种的技能,要具备这种能力,你就得把所有的大学所有的课都修满了。为什么?因为你没有这样的技能和工具的话,你是没法帮助别人的。

一定意义上,《华严经》是在塑造并推销这样的一种菩萨信仰。在菩萨的信仰中,实际上后来出现了两个方向,一方面是鼓励大家向菩萨那样努力的学习、修行,完成他的事业;另一方面的,也造成了大家对菩萨的崇拜和信仰。概括来说,一方面是鼓励大家学菩萨、做菩萨,另一方面,是你要去拜菩萨和求菩萨。你不做那样的人,而是求那样的人来解决你的问题。这就是菩萨信仰的两个侧面。

在《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是一个“通用的菩萨”。普贤菩萨,在《法华经》中也出现了,是《法华经》的保护神,甚至要惩戒那些破坏《法华经》的人。而在《华严经》中,他是作为通往西方的领路人,即如你这样发愿,你是可以去往西方极乐世界的,这在净土宗的时候我们再细说。注意“发愿”这个词,在这儿,只指要完成一定的事业等等,而在净土宗,这个“愿”则特指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个愿。

《华严经》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系统。注意两方面,一个是佛陀的神通境界,第二是普贤的“菩萨中的劳模”的形象,成为被祈求、被崇拜、被寻求帮助这样的一个形态,在后世广为流传。

华严宗的基本理论

我们讲华严宗的时候是有个限定的,区分开两个东西,一个是经典的内容,另一个是华严宗自己所组织起来的理论体系,即其“宗学”的内容。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差别呢?因为我们从这里面,我们能够观察、了解到佛教在发展中的一些情况。有些是有印度佛学的根基的,而有些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发展起来的。

华严宗比天台宗要稍晚一些,也建立了自己的祖师传统(杜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一般被认为与华严宗的建立有直接关系的是法藏。法藏不是一个单纯的修行者,他在社会上具有特别的影响力,并且与武则天有密切的关系。与武则天密切关系的,一个是华严宗,一个是后面要讲的禅宗。

华严宗是要干什么呢?他是以《华严经》为根本依据,自己发展的一个非常严密、宏大的理论体系。

五教十宗

任何一个宗派都要判教,华严宗的比天台宗的要稍微简单一些,这个在天台看来,实际上是把时间上的、形式上的、内容上的混在一起讲的方式。

五教: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华严宗真正在后代产生影响力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就是在刚才所讲的华严经的背景和基础上逐渐逐渐的发展出的一套理论,带有抽象性和高度的思辨性,我们会讲三个例子,今天时间有限,只能讲一个,就是“六相”。

六相

《华严经》经常有各种宏大的场面,且多用数字,使用最多的数字是“十”,而很多通过十来讲的道理,最后都归结为六个方面,这就是六相。

“总相者,一含多德故。别相者,多德非一故。别依止总,满彼总故。
同相者,多义不相违,同成一总故。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各异故。
成相者,由此诸义,缘起成故。坏相者,诸义各住自法,不移动故。”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一个事物的全体就叫“总”,“别”就是组成一个事物的部分,“同”就是各种事物之间有这个构成整体的能力,“异”是说虽然各个事物可以构成整体,但是它们依然保持自己的差异性不改变;“成”是说各个别东西能够造成整体,“坏”是说它们构成了总体依然是作为单独而存在。

简单来说,同和异,是个别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成和坏,则是个别和全体之间的关系,形成“总”之后,又保持个别的身份,就是“坏”。

这个是初步,华严的思想不在于把它们分开,关键在于把这分开的六个统合起来,来告诉你“总”就是“别”、“同”就是“异”、“成”就是“坏”。

法华讲“殊途同归”,而华严讲“圆融无碍”。

“问:何者是总相?
答:舍是。
问:此但椽等诸缘,何者是舍耶?
答:椽即是舍。何以故?为椽全自独能作舍故。若离于椽,舍即不成。若得椽时,即得舍矣。
问:若椽全自独作舍者,未有瓦等,亦应作舍!
答:未有瓦等时,不是椽,故不作,非谓是椽而不能作。
问:无一椽时,岂非舍耶?
答:但是破舍,无好舍也。故知,好舍全属一椽,既属一椽故,知椽即是舍也。
问:舍既即是椽者,余板、瓦等应即是椽耶?
答:总并是椽。何以故?去却椽即无舍故。所以然者,若无椽即舍坏,舍坏故不名板、瓦等,是故板、瓦等即是椽也。若不即椽者,舍即不成,椽、瓦等并皆不成。今既并成,故知相即耳。一椽既尔,余椽例然。
问:若总即别者,应不成总耶?
答:由总即别故,是故得成总。如椽即是舍故,名总相;即是椽故,名别相。若不即舍,不是椽。若不即椽,不是舍。
问:若相即者,云何说别?
答:只由相即,是故成别。若不相即者,总在别外,故非总也,别在总外,故非别也。
问:若异者,应不同耶?
答:只由异故,所以同耳。若不异者,椽既丈二,瓦亦应尔。坏本缘法故,失前齐同成舍义也。今既舍成,同名缘者,当知异也。
问:现见椽等诸缘,各住自法,本不作舍,何因得有舍义成耶?
答:只由椽等诸缘不作故,舍义得成。所以然者,若椽作舍去,即失本椽法故,舍义不得成。
又,若不作舍,椽等不名多缘。今既得缘名,明知定作舍。”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相即:什么叫相即呢?就是A就是B,B就是C..因为每一个事物当中都包含着全体,所以你就是它,它就是你。有些佛教徒喜欢用比较时髦的讲法来讲,称之为“全息”理论,即任何一个毛发、指甲都包含着全部的遗传信息。如果砖头就是瓦片,瓦片就是椽子,那同和异怎么理解呢?你是不是你自己?他会认为没有独立的个体,只有在整体中被规定的个体。

事物能够合作的前提是个体的差异性,而差异又必然以合作成为其某种关系。

一个庸俗的例子,比如组成一个人,人的各个部分之间是有差异的,但是不能有排异。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思维方法,承认差别,谈他们的合作,同时在合作的基础上谈他们的差别。

“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类自同成于总,各体别异现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一乘。”
——法藏《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首先,他们谈了一套思维体系,第二,这个体系展现了一种思维方法,这就是“圆融无碍”,即在统一性中认识差异性。

微信公眾號

Wechat QRcode

Github: futurefriendly

Twitter: futurefriendly

3290454918@qq.com

Future Friendly & 問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