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Friendly College

問津書院

中国佛教史第八讲 隋唐佛教史(二) 天台宗 周学农

任何一个宗派都会建立一个传承比如禅宗的菩提达摩到慧可、僧璨,天台宗则会追溯到慧文、慧思和智顗。一般提到他们会提到一个文化环境,就是南北方的佛学。南北方是有差距的,北方会做一些比较实际的实践和功德的积累,比如造像供养之类的。而南方则更偏向于对于义理的阐发。随着时间的进展,北方的僧人会南下,南方的僧人会北上,成为一种融合的趋势。意识到禅修与义理是分不开的。

“我为众生及为我身求解脱故,发菩提心,立大誓愿,欲求如来一切神通。若不自证,何能度人?先学已证,然后得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他的大背景是南北朝到隋唐的这个阶段中国的道教也在飞速的发展,他们之间是有交流的,除了斗争之外,在信仰者身上就发展成这样的一种说法。

围绕他们的修行来说,禅修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法华的经典就以这三部为基础建立起理论体系。从今天开始的课程会跟以往有一些变化,大家会遇到一些在生活中根本不会遇到的概念,就是佛教的名相。而每个概念背后都是他的观念,思想,和结论。

“法华三大部”:《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

下面集中讲“五时八教”、“圆顿止观”、“一念三千”、“性具善恶”这四个概念:

五时八教

五时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的工作,是一个方式或者模式。

佛教经典是陆续翻译过来的,而这个过程不是经过一个组织或者说有原则的。到了隋唐时期,简单来说就是印度佛教经典内部的丰富的多样性甚至是相矛盾的地方展现出来了,这时候就产生了一个自然的要求,要求组织这些经典,这就叫做判教。就好像一个小孩儿从小读了很多书,然后不同的书会告诉你不一样的内容,如果你想追求一个内部和谐的统一性,建立一个统一的世界观,你就会尝试把他组织、统一起来。这样的一个行为在佛教,就叫做判教。这个事儿在魏晋南北朝就有人做了,到了隋唐达到比较成熟的状态。

“判教,就是佛教根据各派自己的观点、方法,把所有的佛教经典著作加以系统地批判和整理,重新估价、安排。目的在于说明佛教的一切经典著作不但不互相矛盾,而且是互相补充的;在于说明佛教经典著作和理论的相互矛盾现象,是由于佛对不同的听众、在不同的时机进行不同的说教。”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史论集》

你就会知道某人如果特别喜欢以一种方式来说话,他背后就有他的道理,下面我们细说一下

首要的原则就是,所有传到中国的佛教经典,都是佛说的经典。如果你站在旁边看,会觉得这有一个过程,如果作为一个信仰者,他们都来自于一个神圣的基础,就是佛说的(如是我闻);

五时:

华严(是佛刚刚觉悟的时候,佛还很纠结要不要给众生讲,这时下来一堆大神劝他讲。据说这时都是给大菩萨的)、鹿苑(王子出家,做国王的父亲就派了五个人一直跟着他,当释迦牟尼找一棵树去思考的时候,这五个人还在那跟着练,这五个大弟子就是这一时期的说法对象)、方等(站在大乘立场对于早期佛教提出的批评)、般若、法华涅槃(释迦牟尼晚年和去世之前最后讲出来的)。时间上就分成这样五个阶段。

###八教:

两个方面:

  1. 化仪四教(形式):顿(一般讲的是“顿悟”,但是这个跟悟没关系,因为顿悟是从学习者,修行者的角度讲的,而这是从教育者的角度讲的,直接把究竟的直接和盘托出)、渐(循序渐进引导的)、秘密(据说释迦牟尼有一种本事,就是一音说法,用一种形式给大家讲道理,但是不同的听众会得到不同的内容,比如我在讲汉语,但是同学们分别听到了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我用一个声音说,然后你们听到了不同的内容,但是彼此是不知道别人听到了什么的)、不定

  2. 化法四教(内容):藏(早期佛教)、通(般若类经典,小乘大乘都共同具备的理论基础)、别(大乘独特的,与小乘不共的)、圆(圆满的究竟的道理)

做这样的工作就是为了“统合”,做一种宏观的、整体的、系统的整理。这代表了对于印度佛教的一种整体的理解,同时是以后中国佛教创新的基础。就像我们做论文之前要先做文献综述一样。

实际上这个事情不只中国人做,印度人也做。比如《维摩诘经》站在大乘的立场批判小乘。和上次讲的《法华经》,用统一的原则去解释不同的差别。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法华经·方便品》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譬如大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其实。”
–《药草喻品》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周易·系辞下》

“言虑虽百种,必归于一致也;途虽殊异,亦同归于至真也。”
–孔颖达梳

目标是一致的,道路是多样的,说法有很多,道理是统一的。

这个判教还是有立场,为什么我们有今天这样的局面,跟唐代人的理论工作是有很大的关系,如原则一所说的,所有经典都是佛说的。但是第二,在几乎所有汉传佛教的系统的里面,都是以大乘的佛教的立场来进行判教的,这是区别于藏传与南传立场的。一些早期经典,虽然也承认他们的价值,但是被认为是处于比较初级、比较差的阶段。所以庙里的和尚之所以这样做,读这些经,这样说话,并不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经过很多理论工作而建立起来的传统。

甚至在不同的佛教宗派之间也建立起了这样的统合工作,在与儒道二家的关系之间也是这样,就是所谓的“三教合一”。

注意两件事,第一,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的工作;第二,在这样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们的态度、方法和立场。

圆顿止观

是佛教特殊的一个内容,因为佛教讲修行,禅定的修行从汉代就被介绍过来了,而在南北朝时期,就产生了这样的方法,认为禅观不是渐次展开的,而是一个“圆”“顿”的过程。

广泛的来说是古代印度很多宗派和信仰都采取的方法。但是在天台的阶段进行了发展,强调两件事:一是特别强调理论内容对于禅定的指导。二是尝试突破传统佛教的次第修行的模式,想把他们统一起来,也是圆融思想的体现。他们对于禅修的观念,与佛教的论梳有很大的关系。

三种智慧:

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在这种基础上对于事物特别的形态和特征的了解)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论》

天台是将这三者都统一到对象身上去讲的,即空又假又中。

次第三观:

由假入空观、由空入假观、中道第一义观这是上述理论反映到禅修上的体现。

“若一法一切法,即是因缘所生法,是为假名,假观也。若一切法即一法,我说即是空,空观也。若非一非一切者,即是中道观。
一空一切空,无假、中而不空,是为总空观也。一假一切假,无空、中而不假,总假观也。一中一切中,无空、假而不中,是为总中观。此即《中论》所说不可思议之一心三观。”
–《摩诃止观》

  • 三观:假观、空观、中观
  • 三谛: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
  • 三智:道种智、一切智、一切种智

“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
–《摩诃止观》

一念三千

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大致相当于本体论,即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他们的来源,善恶染净,应该如何组织起来的原则和方法。

“夫一心具十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摩诃止观》

十法界: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五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
–《华严经》

他在讨论世界的来源和枢纽的时候,同时也包括了信仰者能到达其理想的所有基础。

如果世界来源于一个光明的基础的话,你如何去说明一个黑暗,反之亦然。

  • 轮回的方向: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六凡)
  • 解脱的方向:声闻、缘觉、菩萨、佛(四圣)

每个类别又有是个角度可以具体的研究和说明: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

三种世间:

众生(正,就是你自己)、国土(依,所处之坏境,顺便提一下,在佛教看来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客观的世界呢?它认为不是的,这是因为业力的作用在人的心中所展现出来的世界。)、五阴(体,无论是众生还是国土,都以此而构成的五种因素,就是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不同的组合状态)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
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则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祗心是一切 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境,意在于此。”

他表现出了一种非常特别的去思考宇宙论、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当你遇到不可思议的时候,有这样几种情况:1,很难了解;2,是一个特定的数值,是印度的一个特别的位数,叫做不可思议。

性具善恶

这是天台宗特有的,别的宗派都不讲的,有时候叫做性具。还记得在南北朝时讲的佛性的问题吗?好人坏人都有佛性,即都有解脱的根据。但是天台宗的讲法呢,在这里把它给翻过来了。好人坏人的性里是有善有恶的。那么“佛”有没有恶的特征呢?佛性里面也有恶,这是非常有特色的讲法。

三因佛性:

正因(人最根本的那个内容)、了因(让那个因现象出来的,而非产生出来的)、缘因(人修行的具体活动,有助于让佛显现出来。与“了因”不同,“了因”是从主观智慧的角度来讲的。

如果佛也有恶的话,那么根本的问题就是佛是否有恶,一阐提是否有善?

“问:缘、了即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
答:具。
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
答: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
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
答:性之善恶,但是善恶之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性善法门尽?纵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门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
问:阐提不断性善,还能令修善起。佛不断性恶,还令修恶起耶?
答:阐提既不达善,以不达故,还为善所染,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

他把这个分成了两个层面,一个是性,一个是修,一个是可能的层面,一个是现实的表现。善恶,是法门,是人做事情,想问题的两种方向,是不会因为现实中现象的消灭而被取消掉。“达”即意为通达、达到,比如一阐提本性是善的,但是他不达这个性善。人能不能对自己的本性有明确的认识,直接决定你的本性能不能对你产生影响。

“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然故不起,哪得以阐提为例耶?若阐提能达此善恶,则不复名为一阐提也。”
–《观音玄义》

修行不是要把你的恶去掉学习他的善,因为他那也有恶,那么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达”,因为人性是不可以改变的,但是你去了解他,可以去避免它的负面效应。

天台对于另外一个问题的独特的解释,佛教里面永远面对一些基础性的问题,比如,我们这个世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呢?我们要追求的“解脱”理想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呢?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摆脱这个来获得那个呢?这个有问题。在经典中反复出现一句话,“烦恼即菩提”、“轮回即解脱”。那么这个道理怎么解释它?

“今但明凡心一念,即皆具十法界,一一法界,悉有烦恼性相、恶业性相、苦道性相。
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能观照性相。何者?以迷明,故起无明,若解无明,即是于明。《大经》云:无明转,即变为明。《净名》云:无明即是明。当知,不离无明,而有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
又凡夫心一念,即具十界,悉有恶业性相,恶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
如竹中有火性,未即是火事,故有而不烧,遇缘事成,即能烧物,恶即善性,未即是事,遇缘成事,即能翻恶。如竹有火,火出还烧竹。恶中有善,善成还破恶。故即恶性相,是善性相也。”

第一,你要知道你的本性中有善;第二,你要努力让你的本性善成为事实善;第三,你的事实善可以消灭你的事实恶,虽然你的本性中依然有恶。

这提供了一种非常深刻的模式,对于修行来说意义重大。

微信公眾號

Wechat QRcode

Github: futurefriendly

Twitter: futurefriendly

3290454918@qq.com

Future Friendly & 問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