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Friendly College

問津書院

中国哲学史 孔子与论语 杨立华

孔子与论语

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核心地位,在世界上,中国哲学唯一解决了“上帝之死”之后的问题,用非宗教的目光看待世界。

中国哲学史以孔子为开端。

先介绍一下下孔子,老人家生于孔元元年-72年(西元前551-479年),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再介绍一下《论语》。

孔子具有此世精神,他的世界观中没有彼岸。《论语》对真实存有持确信态度,无空洞虚无的东西,宇宙万物的根本是有内在的确定内涵的实体。《论语》首先肯定现实世界,并推衍出“明体达用”。(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是“以用证体”,以“用”的有效性来证明“体”的存在)《论语》的内容对社会、生活、伦理等等无所不包。

如果我们找孔子的重要哲学概念来寻求他的逻辑,我们发现所有的概念都指向“”与“天道”;在人伦日用中体现孔子对“仁”的本质的理解。

我们来看《论语》中重要的概念。

1,“文”与“质”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彬彬”犹“斑斑”,(脑补斑马线间隔切合的模样)是文与质恰当地结合。

“质”是生命力的话,“文”就是对这生命力的安排。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宰予体现出消极懈怠,生命力本质出现问题。

“质”是生命力未经剪裁未经约束的状态,“史”为诚意不足,不再那么“直”了。“文胜质则史”也就是说,形式感作为“文”不能对生命力有所压制扭曲。

2,“仁”,“智”,“勇”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仁”包括了“勇”的本质。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安”是自然而然地做到。“利”指知行尚未合一,还在努力做到。

3,“悦”与“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是以追求幸福为目标的,那么幸福从何而来?“悦”是可以无条件实现的,而“乐”则是需要条件的,“有朋自远方来”就是“乐”的条件。子路追求与朋友在一起,颜回追求自己内在的东西。

4,“义”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义”的原则是“知止”,“利”不“知止”。在儒家经典话语中“义”与“利”是可统一的。

“义”:人的自足是可能的。如颜回“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

但是人的自足也是可以被打破的,形成断裂,不再反身内向,打破把外界把握回返自身的双向,导致逐物不返的单向,心为物役。

5,“性”与“习”

孔子强调后天习得自己本不具有的东西,他认为人是可以被提升和教化的,“仁”是有开放的可能的。

与老子对比,老子认为人没有被教化的可能性。

6,“仁”和“礼乐”

“礼”是共同体生活的形式和节奏

每一代哲学之变是古今之变的矛盾激化,共同体生活的共识性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仁”是实质,“礼”是形式

《论语》中多处提到“仁”,那么什么是“仁”?“我欲仁,斯仁至矣”,关键在于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仁”是内在的心灵自主性的最高实现。

心灵对自己的自主性的充分认知即自我的觉醒,伴随着反身内向的自我体认,伴随着心灵的自足。而欲望权利是派生的,权利不是自然的。

7,“性”与“天道”

《论语》中未直接叙述“性”与“天道”的概念。

夫子畏天命,“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命是公共的,非选择的,自然而来的。

“四时”是天的秩序,“百物”是天的生命力的表现。

一个普遍自然的命运,心灵的主动性时人无可逃避的,生生之源,有不可动摇的时序。

《论语》是下学的道理,明达深入的洞察,没有完整的论述,却可窥见光芒。

微信公眾號

Wechat QRcode

Github: futurefriendly

Twitter: futurefriendly

3290454918@qq.com

Future Friendly & 問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