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Friendly College

問津書院

中国佛教史第二讲 佛教在中国的初传 周学农

佛教

上一周内容:中国佛教史第一讲

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所讲的传播的历史,只是佛教在世界传播中的一个部分。

此讲包含三个问题,

  • 一,佛教是如何到中国来的;
  • 二,佛教与本土文化产生了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 三,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对于这个初传如何定位,两个维度:

  1. 起点。第一次在中国出现的时间点,位置;
  2. 初传的概念。也就是,什么叫初传,这涉及到阶段性的划分。“初传”到什么时候结束?

一般来说中国佛教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汉魏两晋,
  • 第二个是隋唐。

先建立一个概念,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是不同的说法。是说法。说法。

一般谈到佛教,有两种有代表性的说法:

一种是佛教界的说法,称为“汉明感梦”,比较详细的见《牟子理惑论》: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羣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会将这个故事当做历史的事实?我们这样的对于可靠性的判断之依据是什么?穿越去体会其梦境?得到其他文献的记载?

一种是学术研究上的看法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魏略西戎传》

这两种讲法也有相似的地方,第一,汉代;第二,大月氏;第三,四十二章经;

我们发现,早期的记载并没有将佛教归到印度,而是归到了中亚的某个国家,如大月氏,至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佛教是经由中亚传至中国的,带有很强的中亚色彩。这就类似于,日本与韩国的佛教经由中国传播,带有很强的中国色彩一样。如同越南的佛教分成两半,一半是从北方传过来,一半是从南方传过来。总之,文化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地理因素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越晚出的说法,提及的初始时间越早。这是因为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佛教与道教争取优越地位所致。

第一节 经典翻译概况

四十二章经—安世高—支娄迦谶

佛教界的叙事方式,认为一开始佛教就把所有的经都写好了藏在某处,雪山啥的。而历史的看法,则认为,经典的出现,是随着传播而出现的。比如四十二章经,实际上是汇编的一个格言集。我们来体会几段

“唯人自生至死,自老至病,自病至死,其苦无量。”

如果在两千年前你听到这样的说法,你会如何说呢?

同学答:我挺快乐的。老师:你以身试法是吧。(笑)这是一种判断方式,就是与自己的经验不符合,对吧?

这涉及到两种判断方式,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佛教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上建立了他的立足点,即一切都是痛苦的。其根源来自于“欲望”:

“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愚者不释炬,必有烧手之患…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无爱即无忧,不忧即无畏”。

其中还有很多带有强烈中国色彩的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初传时主要的翻译家:

安世高(从安西而来):

《安般守意经》、《阴持八经》、《修行地道经》

四念住:观身不净、受是苦、心无常、法无我(此为佛教的基础,不要听那些书店里、网上传播的给你的看起来仙风道骨的“大师们”说什么早上起来面对太阳无限美好各种各种,一切皆苦,是所有佛教的最为根基的根基。

五停心观: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

这里指的“观”,大多数情况下的意义不是指用眼睛的观,比如数息观,产生于汉代,实际上是受到了当时汉代盛行的神仙方术的流行之影响而产生的。

支娄迦谶:

《道行般若行》;支谦:《维摩诘经》、《大阿弥陀经》;

康僧会:

《六度集经》(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

实际在传“菩萨行”,最初的菩萨只是指还未修行成佛的阶段。

昙柯迦罗:

《僧祇戒心》,此是三国曹魏时期的翻译,标志着戒律的翻译。

此时的翻译有一个特点,需要特别注意,即大乘、小乘是同时翻译过来的。这塑造了中国佛教贯穿始终的融合的性质。

第二节 汉魏佛教的基本特点

一、神道变化

汉代时常会将佛与老子并列起来,成为斋戒祭祀的对象。见《后汉书楚王英传》、《后汉书桓帝纪》;

另一种,

“佛者,谥号也。犹名三皇神、五帝圣也。佛乃道德之元祖,神明之宗绪。佛之言觉也。–《牟子理惑论》”

你说他作为一个觉者,比如,哲学系某个老师,觉悟了,你会对着他烧香礼拜祈求家庭幸福、学业有成吗?

“恍惚变化,分身散体,或存或亡,能小能大,能圆能方,能老能少,能隐能彰,蹈火不烧,履刃不伤,在污不染,在祸无殃,欲行则飞,坐则扬光,故号为佛也。”

同样一篇文献中,矛盾的存在着这样类似于“神”的描述。

注意三件事:

  1. 在同样这一段话中,对佛做出了两种不同的描述和说明;
  2. 那么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是真的呢?
  3.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问“2”这个问题呢?

还记得第一节课我们说的问题吧?我们问有没有佛,和有没有杯子是一样的吗?我们问有没有佛,什么是佛的时候,我们在问一件我们知道的东西,还是一件我们以为的东西?

一个概念:佛是什么,和佛在信仰中被当做什么是不一样的。而真正在历史上变化多端发生重大影响的,并不是他真的是什么,而是你认为他是什么。他为人所信仰的那个对象。换言之,对于佛陀的观念,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不是释迦牟尼在不断的变化。人们信的,只是他信的东西。

其实这个“神仙化”的责任,并不在于我们中国人,而是在印度就有这样的背景。

二、精神不灭

这是佛教最为成功的一个案例,即灌输给中国人一套全新的人生观和随之而来的一整套的说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问曰: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
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

一种对生命之理解的形态:生病本身是连绵不断,而生命的形式是在不断的转换的。“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就是典型的佛教理论之外化。

就是说,你不会死,你只是个换个形式的话,你还怕死吗?大不了出门儿换形式去(笑)。

于是很多中国的哲学家就努力尝试去证明人死就会死干净,以此端掉佛教的理论基础,如果精神可灭,那么所有什么转世,涅槃就都立不住脚了。这个以后再讲。

“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无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际,莫不矍然自失。”—袁宏《后汉纪》

因果轮回的报应的理论成为影响最大的理论,虽然在视听之外,在存疑之中,但却能够产生真实的效果。就像你们高考时候去拜佛,难道都真的信吗?一种观念,“也许是真的呢?万一是真的呢?即便不是真的也没关系,我并不愿意失去这个机会。”(也就是代价太小了吧。)

三、三教关系

我们反复强调的,佛教不是传播到一个地理的空间,不是传播到一个文化上的真空。而是传播到一个文化已经得到充分发展的–中国。所以佛教的传入,与我们当时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产生了直接而剧烈的冲突。

批评:毁伤发肤、变装易服、不敬其亲、绝嗣无后

这里我们通过佛教徒对于以上的质疑的回复,来看一下他们的两种回答策略。

不敬其亲: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谓之悖德。)

“苟见其大,不拘于小,大人岂拘常也?须大拏睹世之无常,财货非己宝,故态意布施,以成大道。父国受其祚,怨家不得入,至于成佛,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不为孝,是不为仁,孰为仁孝哉?”

不能够公开的宣讲,我就是不仁,就是不孝,而是要辩驳为,我实际上是真正的仁,真正的孝。这说明了,佛教初传时,采取的是一种防守策略,即,我实际上是符合你的标准的,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符合你的标准。即,在面对中国文化对佛教提出的问题的时候,他是以其标准为根据来做出回答的。

问题:有没有可能在放弃对父母的爱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爱?就像你春节不回家去非洲做志愿者,基于你不爱爸妈爱遥远的他们,你觉得可能吗?

绝嗣无后:

“妻子财物,世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老子》曰:「名舆身孰亲?身与货孰多?」…故前有随珠,后有虓虎,见之走而不敢取,何也?先其命而后其利也。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贸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与为奇?是不为异,孰与为异哉?”

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并不像儒家那样的有着“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向往我们看到,这个辩论已经与上一个不一样了,他无法说“没后代就是有后代”,而是只能承认,我这个确实比你那个高级。这里有一个辩论策略的转换。

“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仲尼栖栖,七十余国。许由闻禅,洗耳于渊。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不溢其情,不淫其性,故其道为贵。在乎所用,何弃之有乎! 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君子博取众善以辅其身。”

就是说,这个东西只是一个选择,哪个有用用哪个,一种哲学/信仰,并不排斥另外一种哲学/信仰。这是东汉末年的一种处理方案,在现在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些人对于宗教很认真,甚至很较真,而有些人,则觉得有用就可以了,多种宗教与哲学可以并存而成为自身修养的一部分。

大佐的话:

本打了一行,“太多话想说,干脆无言”。

我经常处在一种徒劳且得罪人的努力当中,总想告诉“人们”什么是人。告诉“艺术家”什么是艺术。告诉“佛教徒”什么是佛教。

周老师想必应如是。佛教界的看法..学术研究的看法..已经构成了一个对子。

明明高下立判,却会各执一词。

保持尊重,已是最大的宽容。


关于本文

微信公众号:大傻小子贾光佐

微信公眾號

Wechat QRcode

Github: futurefriendly

Twitter: futurefriendly

3290454918@qq.com

Future Friendly & 問津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