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ture Friendly College

問津書院

中国佛教史第一讲 周学农

开学了,大佐将陆续的把刚出炉的课趁热装盘上桌儿,福利小伙伴~当然啦,小伙伴们的关注、转发也是大佐继续下去的动力呢~

内容的话可能比较简洁也比较口语化,该脑补就脑补啊,不明白的地方先问百度再问我,我会告诉你哒!

摘录一篇新浪博客找来的写周学农老师的文字如下作为介绍吧,总而言之就是各种男神~:

据说,周学农先生是哲学系的“四小天王”,粉丝无数,逸事良多。周学农先生被人亲切称作“农哥”。虽然内有经书满腹,外有粉丝无数,然而毫无教授习气,始终平易近人,深厚的学养与“农哥”的风范完美结合。

某日佛经导读课,周先生早早讲完,一看时间尚多,便道:“不如我给你们讲故事吧。话说,我年轻时最好读《聊斋》,特别向往那种书生 正深夜苦读,某个女鬼飘进来了的情景。于是,租了房子,每晚孤身夜读至深夜,等呀等呀,如是良久,终于有一天,门开了,有个女鬼飘进来了!我那个激动啊!仔细一看:唉,是个中老年女鬼。那女鬼看出我很失望,就说:你别这样,要过来的不是我,我是帮女儿看路来的。。。。”

周讲完这个故事,全场皆寒。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三教教室那风吹雨朽的破门,“吱”一声开了。。。。一位美眉探头进来,发现里面在上课,就又关上门出去了。大家沉默三秒钟,终于撑不住,全场笑翻。可以用九个字来评价周先生:平常心,本分事,自在人。

一次佛教史课,有学生交期末作业,一张白纸而已。交时目光如炬,镇定自若曰:“一切是空,故交白纸。”学农师曰:“一切皆空,原应不交。”

某学期禅宗专题课,“农哥”布置大家作一篇文章,充做期末考查。一学生给老师发来一幅图画以充作业。“农哥”回信三个字:“收到了”。哪知同学学禅不到家,过了几天不能放下,给老师复信:“周老师,不知道我的作业行不行?”“农哥”答道:“不问则可,问则写。”


这课最初在八十年代就有开设。最初只有几个来听课,而且是那种对于宗教,对于佛教一无所知的同学。当时的老师对于我们的课程,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谁对这门课感兴趣我就对你感兴趣。”

而现在我们的选课系统上可以看到,几乎每个院系都有选课的学生。这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变化。或许有同学会说,老师你想多了,我不过是来要几个学分的….

我们北大的同学和宗教,和佛教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关系,尤其是集中在高考前后。

“天下好话佛说尽,世间名山僧占多”

《中国佛教史第一讲》

大雄宝殿,大雄可不是哆啦A梦那个啊,大雄是印度佛教对于佛的一种尊称。

和尚,在坐的所有男生在古代都属于和尚头,因为我们古代的男子都是要蓄发的。

烧香,烧香到底是佛教的一种仪式呢,还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呢?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际上这是一句佛教禅宗中的一句话,他原来是“半尺杆头进步,万丈悬崖撒手”

现在对于宗教有各种不同的取向,有人关注信仰本身,有人关注他对于我们的效用。而我们对于宗教的观察,研究,了解,构成了我们知识结构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对他的了解,也影响着我们对于现实中社会中生活中的种种看法。

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要不要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有更深的了解,有足够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有看法之后形成一种态度?还是就随着他人或自己的习惯就罢了?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比如烧香拜佛,三十年前当然会被认为是封建的残渣余孽,而现在呢?我们对他的看法变成了如何呢?我们会参与其中嘛?还有因果报应等等种种,都是类似的问题。

当我们问,到底有没有佛的时候,跟我们问,桌子上有没有杯子,是一样的嘛?我们知道杯子是什么,可是我们知道佛是什么吗,是觉悟者?神一样的存在?还是你自己?可见这两个问题是有着根本上的不同的。

而这门课程提供的,就是关于佛教的知识。关于佛教的知识有很多的方面,而我们的课程,则是集中于其源流,也就是,关于佛教历史的知识。

比如我们说看到一个僧人喝酒吃肉,觉得不对,不清净,是这样吗?藏传佛教也不吃肉吗?实际上僧人不准吃肉是我国梁武帝通过制定法律而确立下来的。那么因果轮回呢?是谁在讲,是要做什么呢?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课程介绍:

介绍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思想、宗派源流以及相关理论问题。逐步培养对宗教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并引起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三种方法:

  1. 历史观察。建立起一个概念,就是我们所经验到的东西,都有他的历史,我们对其的思考,也必然受着这个我们可能不了解的历史的影响。建立起有立体感的认识。
  2. 比较。双重身份。
  3. 分析与思考能力。两个,
    • 其一,分析对象的能力。
    • 其二,对于自己的分析进行反省的能力。自己的分析也表达着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立场与观念。

“释迦之教义,无父无君,与吾国传统之学说存在之制度,无一不相冲突,输入之后…”

明世宗《感应篇序》;梁启超《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其实我们现在对一些声音诸如佛教是有用的,佛教是科学(那些用科学来证明佛教之正确性的)等等,不过是百年前声音的回响。

参考书目:

  • 《佛教史》杜继文主编
  •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吕澄 著
  • 《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普及性的读本

绪论:印度佛教源流略讲

  1. 原始佛教概论
  2. 佛教的发展与传播

三个概念:

  1. 空间,佛教从印度来,经历了非常复杂的传播过程。
  2. 时间,产生在古代的印度,时间上的差距也会产生很大的的影响。比如,在公元前后传至中国的是它的大乘阶段,而在七世纪左右传至西藏的则是其他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汉传和藏传有那么大的差别。
  3. 文化上的差别。佛教的传播不仅是简单的地理上的空间,而是文化上的时间。所传地的文化背景对其也有极大的影响。

教派:

何为大乘,乘,就是交通工具。我们较之以前的修为方式,比如,我们从这骑自行车到人民大学,就只能带一个人,或者就是只能自己去,就叫小乘;你要是开个公交可以拉一车人呢,那就是大乘。当然了,我们所指的小乘,也就是现在礼貌称为的南传佛教,他们是不会叫自己小乘的。当然大乘也不就是唯一正确的真理,我们在这里并不做这样的判断,而只是说这样一个历史现象。现在我们所了解到的佛教几乎全部事大乘的,然而这些经典在东南亚的佛教国家,甚至有些会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

  1. 基本判断:“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和会有离,生者有死”——《法句经》
  2. 价值判断:现实世界,归根结底都是痛苦的。“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苦谛”——《增壹阿含经》
  3. 缘起思想:“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三皈、五戒、十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

这些内容请百度,老师提这个意在说明其实很多说法一开始都并没有,比如佛陀崇拜、各种神通之类,是后来逐渐加进去的。而且佛没有一个经典是自己写作(如孟子)或门人记录口述的(如论语),全部的经典都是隔了好几道的‘如是我闻’….

大佐的话:

我的佛缘简直….当初妈妈还给我取了个备用名叫“济芸”,简直就是法号嘛。近几年我也总觉着佛门将会是最终的归宿。老妈的攒了这么多年的“先见之名”总算要派上用场了…

可以说是出生在佛教家庭的,而当我开始“懂点儿事”的时候,就觉得那些这个样子“信佛”的怎么这么蠢呢,烧香磕头的。后来尼采读了多,又随手给佛教扣了个“奴隶道德”的帽子,也怎么看怎么严丝合缝。

读一些佛教的学术著作,包括很普及的佛教史层次的书,就开始对于这个现象更加点深恶痛绝,觉得简直就是精神鸦片,给人以空幻的安慰和虚假的力量。

可那毕竟也是安慰和力量。

我爸妈都是信佛的人,当然是为我所“看不上”的那个样子信佛。我一直对他们说,你根本都不知道你信的是什么,读过多少经书呢?我看不上的也就是天天打“阿弥陀佛”口炮的这个样子,并不去研究它的义理。

其实就像喜欢的一个姑娘,想去的一个地方。充满了想象的想想,其实就挺好的。真的了解,谁知道不是爬满虱子的华美袍子呢?

所以,这两种选择实际是关乎爱对方,还是爱自己的选择。要想让自己好,就可以什么都不知道。也确实是什么都不知道会比较好。

刚刚过完的这个寒假给周老师发了个邮件打听他在杭州有没有熟识的寺庙,想去清净的住上一段时间。他回复我说:“光佐,我平日与教界来往甚少,祝好。”我知道了学界和教界原来是如此的泾渭分明,也嗅到了一丝孤独的气味。那孤独就像研究经济的却穷得叮当响,研究鸡的不熟悉养鸡场一样。虽然都是并不恰当的比方。

学术是孤独的,学术也需要勇气。因为你是要凭着兴趣与热爱去了解关于它的一切——那可能会让你分分钟毫无兴致、失去热爱的一切。


关于本文

微信公众号:大傻小子贾光佐

微信公眾號

Wechat QRcode

Github: futurefriendly

Twitter: futurefriendly

3290454918@qq.com

Future Friendly & 問津書院